起點:雲林布袋戲館(林森路一段)
➤ 85℃咖啡,右轉光復路
➤ 虎尾素還真圓環,右轉中正路
➤ 肯德基路口(第一個表演點)
➤ 第一銀行路口(第二個表演點)
➤ 中山路
➤ 終點:虎尾同心公園
雲林國際偶戲節自1999年開辦至今(2022)年,邁入第20屆,雲林從最草根的傳承開始,結合創新、科技、國際元素,將傳統表演藝術創新成國際語彙,並與預計明年落成的臺灣布袋戲傳習中心接軌。
從傳統到科技再到國際,將節慶活動更全面化及整體化,成為全球指標性的偶戲重要慶典。
咚咚舞蹈團為雲林在地一群熱愛舞蹈藝術師資群組成,為致力深耕與發揚雲林豐厚人文藝術美學,每年創编融合傳統與創新作品,透過專業舞者精湛曼妙肢體張力與專業劇場藝術,演繹出飽富在地人文之舞蹈風情。
近年作品更以舞蹈劇場形式融入地方文化特色,企望透過舞蹈呈現雲林縣各處的地方文化,讓表演藝術更親近土地,呈現一場屬於雲林在地文化的故事。
雲林在地樂團,透過抽象、被動的資產,將其以音樂的形式形象化帶給觀眾,使其有創新的方式來了解雲林。
踩街演出內容以即興編創的方式,樂隊會使用背式的鼓,將鼓側背在演奏人員身上提高機動性,同時又能夠結合民眾的回應呈現呼應的動作串聯。
利用鼓的聲響吸引周遭居民、遊客的注意,讓活動的能見度得以提升。
專門的Cosplay表演團體,以個人角色或組織團體,配合著磅礡震撼的布袋戲配樂,讓Cosplayer華麗氣勢的變換隊型,再加上生動活潑的人物介紹來呈現霹靂英雄的豪情萬丈。
並以踩街兼演出的形式,讓武林俠侶、魔界戰將、宿命勁敵等多對組合,帶著戲劇性的遊行方式,或舞、或歌、或武,一舉手一投足,盡展現霹靂英雄代表角色的個人鮮明特色,呈現全新的異想世界,更安排 Cosplayer定點或是沿著活動會場隨意走動,與現場民眾互動拍照,留下美好難忘的回憶。
西鎮社區南洋媽媽北管音樂布袋戲班,是一群來自印尼、越南的南洋媽媽,及其孩子們所組成的布袋戲班,由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陳文哲團長,及西鎮雅樂軒北管團成員們所成立,社區因為少子化、外籍配偶人口增加,社區結構發生改變,陳文哲團長決定運用現在的社區型態,帶著南洋媽媽一同來學習臺灣布袋戲,並且結合在地北管音樂特色,讓文化推廣落實於社區居民的生活當中。
演出內容表現了美洲大陸各個民族的特色.帶著安地斯山脈源遠流長的古文明文化及思古遠幽之情懷。
根據古老文化流傳下的傳說,以及安地斯山脈各地民族音樂的特性,造就其優美的旋律中暗藏著神祕色彩,讓空靈而飄邈的樂音將帶領你穿越時空,沉浸於音樂饗宴。